癌症故事

癌症故事 - 麗儀

三十多歲的麗儀於五年前確診患上乳癌,腫瘤於一年後擴散至腦部和脊椎等地方。時至今天,她的病情仍見反覆,她卻憑著信念和銘琪中心的支援,勇敢面對生命轉變,接受不再一樣的自己。

麗儀於2016年聖約翰座堂聖誕音樂會上和觀眾分享抗癌經歷的點滴。

五年前得知自己確診患上乳癌,頓覺晴天霹靂;隨之而來的一連串治療,又都換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治療期間,家人承受的不比我少,愛我並求醫心切,有時卻愛莫能助,大家的擔憂和壓力可想而知,之間少不免出現齟齬。直至2015年3月,癌細胞已擴散至身體多處地方,醫生建議進行開顱手術,直接切除擴散至腦部的腫瘤,我的心突地一沈— 開顱手術﹗總覺得是遙不可及的事,萬萬想不到會在自己人生故事篇章出現。手術風險又高,若然有癱瘓等情況,我該如何自理、如何面對人生下半場?

猶幸手術順利完成,只是生活上和自身的改變接踵而來 — 在復康院以輪椅代步不在話下,望著身邊一張張熟悉的臉孔,又會想不起對方在我生命中擔當的角色。然後有天我驀然發覺,失去的也許再回不來:已脫落的毛髮、在人力資源部的工作和前途、培養多年的興趣如風景及夜間攝影等…

感恩手術後康復進度理想,新的化療藥亦逐漸清除先前擴散至骨骼、乳房和肝臟的癌細胞;正以為一切將重上軌道之際,家慈卻確診患上子宮內膜癌。陪伴她往返屯門醫院覆診和接受治療期間,我認識了銘琪癌症關顧中心,一個在醫院範圍內卻又感覺迥然不同的地方。

初次前往銘琪中心時,自己還正接受化療,卻因母親病情忐忑憂心不已,作為患者家屬及照顧者,我腦海盤旋著許多問題,希望在銘琪中心能找到解答 。猶記得首次踏入中心大門,迎面而來的是腫瘤科護士姑娘親切的笑臉和問候;中心環境清幽,和煦陽光自天窗灑進室內,窗外池塘恬靜清澈,一切宛如一個及時又溫暖的懷抱。

自此,我在銘琪中心得到種種意想不到的力量和支持,陪伴我走前路:中心的圓形餐桌是我最喜愛的一角,它能自然而然聚集到不同背景、年紀的中心使用者,從互不認識到敞開心扉交流,彼此鼓勵,聆聽大家娓娓道來抗癌旅程並生活點滴。中心的腫瘤科護士、社工和臨床心理學家,總能提供實用的建議,助我面對和調節癌病帶來的生理及心理影響。另外,中心多元化的課程和服務亦配合到我作為患者家屬及患者本身的各種身心所需 —  最深刻的為去年初家母離世,中心腫瘤科姑娘主動鼓勵我參加一對一音樂治療課程,抒發思念之情,走出分離之痛;另外,社工姑娘從言談間知道我手術後語言能力不復從前,渴望重拾英語,迅即體貼安排我參加英語小組,為將來有機會重投工作作準備。中心所有服務和治療皆不收取費用,對這一切我心裡只有無盡感恩。總括而言,有中心的支持和陪伴,這段日子不太難熬,說銘琪是我第二個家亦不為過。

家慈離世後不久,我腦內再次發現十餘粒腫瘤,突如其來的變化令我措手不及,需先處理腦腫瘤 …就如一場打不完的仗,每天面對的就是這些不斷擴散或轉移「地盤」的癌細胞。誠然,情況和治療進度未盡人意,我卻逐漸學會活在當下,不為未知的前路過份憂慮,胡思亂想。我深知上主掌管著明天,亦樂得放下不必要的包袱和重擔,學習數算每一天的恩典和祝福。

面對生命何去何從,其實我亦日漸釋懷,但仍抱著信心和盼望迎接每一天,就如銘琪中心創辦人美琪‧凱瑟克女士所言:「最重要的是不讓死亡的恐懼奪去生命的歡樂。」共勉之。